Search

【「自信做自己」v.s.「自我感覺良好」差在哪?】

最近,一位以「做自己」為主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「自信做自己」v.s.「自我感覺良好」差在哪?】

最近,一位以「做自己」為主打特色的網路人物,因臨時被廠商撤換而憤怒難遏,一連串發言引起廣大討論。


這讓許多人疑惑:「做自己」和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「自信」與「自戀」等相似卻不相同的概念,到底該怎麼分辨?


英國流行病學家從研究中意外發現,生活條件越差的國家,民眾對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反而「更感覺良好」!


這是因為,當我們感覺自己比不上別人,擔心他人的負面評價時,我們會運用 「#防衛型自尊」 當成盔甲。


像個明明很害怕的小孩,硬是ㄍㄧㄥ出一副無堅不摧的模樣,對挑戰他的人大吼:「來啊!誰怕誰!」


也像有些人參加同學會時,即使自己過得不太好,仍要穿金戴銀地出席,生怕被人瞧不起。


這種「防衛型自尊」雖然暫時保護了我們,但長期下來卻會使我們更無法坦承地面對自己與他人。


而自信做自己的人展現出的「#接納型自尊」,則是在深刻地認識自己、客觀評估自己後產生的自尊,不需透過貶低他人或抬高自己,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


當你了解並接納自己所有的優點、缺點、為人知與不為人知的面向後,你對其他人的評價、感受會變得更為平靜,不再急著否認或攻擊。


甚至可以區分他人在對你進行評價、攻擊時,是否因為其他更全面性的理由?進而對對方有更多的同理與慈悲,而不會瞬間掉入「你憑什麼這樣對我!」的忿恨情結裡。


現在,大家應該更能感覺到,「自我感覺良好」或「自戀」的人是麻木、僵固的,想從任何不好的感覺中逃開,忽視缺陷、誇大優點,對外界的批評勃然大怒,以防衛的姿態否認一切,逃回自己的堡壘中,無法前進。


「自信做自己」的人是清醒的,情緒上相對來說比較平穩,雖然仍會因為外界聲音有所波動,但也會認為這些情緒是幫助我們更接納自己的過程。


或許,你會發現自己有點像防衛型自尊、有點自我感覺良好,那也無妨,只要從這一刻開始覺察,並試著對自己坦承,你就已經正在接納自己,踏上身心輕盈、平衡的人生旅途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📣本文摘錄自《#活出你的原廠設定》
博客來|https://reurl.cc/4gkbqR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人們常問:「如何能活出真正的自己?」 我們都想改變、變得更好, 但卻?
View all posts